时间  北海
北海市口袋公园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上午10:00

地点:

北海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钟玲

北海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 杨在富

主持人: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北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钟玲女士,她将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北海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在富先生。首先请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钟玲作介绍。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钟玲: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向一直关心支持市政工作和园林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加强口袋公园规划、建设、管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住质量。我局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下面我简要给大家介绍北海市口袋公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普惠全民,口袋公园建设遍地开花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式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10000平方米之间。随着群众休闲交流、儿童玩耍游乐、老人锻炼身体的配套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可以使城区公园绿地分布更加均衡,弥补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盲区;同时,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简洁实用、环境友好等特点,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常休憩游乐的需求,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口袋公园建设,将其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市市政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自觉拉高标杆、提升站位,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原则,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工作,2023年完成改造建设口袋公园共30个,总建设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00万元。其中新建口袋公园5个,建设面积3.13万平方米,投资金额1230万元;改造提升口袋公园25个,建设面积5.84万平方米,投资金额270万元。

2024年计划建设10个口袋公园,项目投资1220万元,建设面积3.16万平方米。目前已有曲靖路、宁波路、广东路等3个口袋公园完成建设并对群众开放,12月底前全面完成口袋公园建设。

二、亮点纷呈,口袋公园主题特色鲜明

北海市近年来建设的口袋公园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比如广东路与银滩大道交汇处口袋公园以“城市形象、南珠文化”为主题,在广场铺装和座椅上雕刻采珠图,展示南珠文化及北海记忆,通过游览公园能了解到北海独特的地域文化。江苏路交湘潭路口袋公园以“邻里友好”为主题,宣扬“友好”文化,体现居民友好互动,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北海大道交云南路口袋公园则以“新材料”为载体,凸显企业文化,让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提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认识,增强了“口袋公园”的观赏性和使用价值。

今年建设的地角红色文化口袋公园设计以“红色印记,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生态建设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体现鲜明地域特色。位于杭州路的贝雕文化口袋公园,将贝雕应用于景观设计之中,打造具有海洋风情与空间多变的公园景观,展现北海市贝雕文化。还有以“书香文化”为主题,结合北海的书画底蕴和口袋公园景观,营造一个沉浸式文化体验和休闲活动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书籍与文化的融合,围绕北海特色文化,展示主题文学或艺术,不仅能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还能成为传播北海书香与文化的窗口。

不同主题的口袋公园建设在城市各处,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园和文化体验。

三、建管并重,口袋公园管理精细优化

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口袋公园建成后,为更好发挥口袋公园生态功能和价值,我们也在口袋公园运行维护管理上做文章、下功夫,明确管理机构、日常管养单位和责任人,统筹使用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落实日常管养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力求生态效益、民生效益有效统一。同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园内绿化的养护管理,让口袋公园不仅美观好看,更要实用耐用。2024年,市政局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认养一公园 呵护一片绿”活动,积极探索“园林+N”管护模式,联合市垃圾分类办、北港新材料公司、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共同美化园内环境,宣传爱绿护植、爱园护园理念,进一步完善口袋公园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口袋公园建设力度,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口袋公园打造成具备生态美化、休憩交往、适老活动、儿童游戏、运动健身、科普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功能的场所,为提升北海的城市品质贡献力量。也希望各位持续关注、支持我市园林工作和后续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共同拓展“家门口的幸福”,提高群众满意度。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感谢李钟玲副局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记者提问:北海市近几年新建了多个口袋公园,请问具体的选址都是如何考量的?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杨在富副主任来回答。


北海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 杨在富:

口袋公园的选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考虑满足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优先在缺乏绿色空间、人口密集的区域建设口袋公园;二是要考虑地理位置,充分挖潜旧城区内的边角地、空闲地、拆违腾退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空间等规划建设口袋公园,推进既有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同时在新城区结合绿地相关专项规划,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增补配置口袋公园,构建布局均衡、配套合理的城市公园体系。三是注重加强与城市公交站点、步行流线以及周边建筑出入口的衔接,方便人群进出。四是考虑功能性,口袋公园功能主要包括休闲游憩、儿童游戏、运动健身、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应根据周边使用人群需求,合理确定功能组合和空间分区,并根据场地条件、周边市政设施配套等,配置各类活动设施和服务设施。五是结合北海文化特色,注重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袋公园。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请问北海市在建设口袋公园过程中有哪些亮点?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李钟玲副局长来回答。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钟玲:

2022年以来,北海市每年都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并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筹集资金多元化。口袋公园建设采取了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方式,由政府出资建设以及企业认捐认建形式共同推动口袋公园建设。据统计,2024年新建设的10个口袋公园,其中3个是企业独资捐建,共计约720万元。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为实现北海市的绿色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城市空间景观化。口袋公园已列入北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选择在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边角料”之地建设,将城市里脏乱差等低效空间提升成为绿色活力空间,提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其次创新城市建设模式,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区开发建设配套口袋公园,并实行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方便市民就近休闲娱乐,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整体空间景观。

三是公园主题特色化。在口袋公园建设中,尊重场所特性,突出文化建园理念,结合北海市地域文化特征、历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加主题文化雕塑、小品、景墙、乡土植物应用的形式,体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文明之美、和谐之美、艺术之美,打造城市公园记忆,也成为传承、保护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下一步口袋公园的建设计划。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杨在富副主任来回答。


北海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 杨在富:

2024年,市市政管理局组织各相关单位加强对城市边角空间的调研挖潜,深化口袋公园建设项目,将其与城市更新行动、全民健身、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共建设10处口袋公园。

2025年,市政管理局将继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再建一批口袋公园,目前正在进行选址,我们将致力于提升口袋公园的休闲游憩、健身运动、文化展示等服务功能,使口袋公园不仅成为市民日常放松身心的场所,也变成促进社区文化交流的社交聚点。设计上,我们会结合周边环境和社区特点,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增加观叶、观花植物,营造“彩化效果”,挖掘海洋元素、融合非遗文化、体现北海特色、展示北海文化,突出时代主题,打造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新图景,构建推窗见景、开门入园新格局,同时加强管理和口袋公园使用的宣传,将口袋公园游憩休闲功能与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提高公园的使用效率和市民的互动体验。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北海市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梁芳:

感谢两位发布人,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发布单位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