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北海的清晨一丝微凉。7时许,天蒙蒙亮,路上的行人车辆多了起来,人们忙碌的身影唤醒了新的一天。
与往常一样,马嘉鸿早早起床洗漱后,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乘上了公司的通勤车。
马嘉鸿来自内蒙古通辽市,现任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的党建部专责。
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位于铁山港区,包括电厂、码头、堆场等项目。其中,电厂二期项目扩建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被列为自治区“十四五”期间重大能源项目,正在建设阶段,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发电。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职工人数250多人,外地职工占比达到90%以上。
2020年,因公司发展需求,马嘉鸿被调到北海工作。“丈夫很支持,也跟着过来工作。”马嘉鸿说,到北海后不久,她生下了宝宝,并在这里买了房,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新北海人”。
“从祖国最北边来到了最南边,跨度比较大。”马嘉鸿告诉记者,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北海人很随和、不排外,在北海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大家都很融洽、很团结、很包容。
于是,马嘉鸿把公公婆婆也接到北海居住,全家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北海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海引进一大批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光伏材料、高端纸品、新材料、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项目的落地见效,带来了大批外地员工,其中有不少员工像马嘉鸿一样选择扎根北海、融入北海,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旅途。
来自浙江宁波的吴松也是随着公司来到北海的。
吴松原在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就职。2023年5月,吴松接到公司总部人事调整通知,调到位于北海市的广西乐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工作。这是吴松第一次来到北海。
“刚到北海时很期待,因为这里也是沿海城市,所以心理上有认同感,觉得不陌生。”吴松说,来到北海后,公司在合浦县城内为外地职工免费提供了住房和家具家电,并配套了一系列生活补贴和优惠,所以大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都融入得很快。
广西乐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于2021年入驻合浦工业园区,同年投建乐歌东盟智慧大健康产业园。作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主要建设线性驱动产品智能工厂、同时设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广西乐歌在北海特别采购了超百套套间,供职工免费居住。
“北海的气候很好、风光很美、环境很干净,治安也很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吴松告诉记者,在北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这座城市非常符合理想,就把妻子和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在政府部门和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孩子在北海的上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现在全家人在北海生活得很开心。
除了随重大项目“落户”北海的外地员工,也有不少外地人冲着北海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营商环境前来投资创业。北海荣和·银滩ONE项目位于银海区,目前该小区套间的购买对象99%为外地人。据该项目策划经理符明介绍,根据一线销售情况分析,近年来,除了以买房养老生活为需求的购房者较多外,以外来创业投资为需求的购房者占了30%。
32岁的王行来自四川眉山市,她不仅是一名创业青年,还是北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
大学毕业后,王行一直在广东工作,深耕安保行业。2021年,王行瞄准了北海的安保行业前景,选择来到北海开疆拓土,在北海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购买了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一层写字楼,创立了一家安保公司。随后王行被引荐加入北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并通过该组织经常参加内部交流、外出学习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虽然深圳是大城市,但我在北海扎根后,才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里的营商环境很好,对年轻人创业帮助很大。”王行告诉记者,她的丈夫也来到北海,夫妻俩一起创业。北海是一座宜居宜商的城市,来了就不想走。
前不久,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王行瞄准新的商机,购下一栋约5000平方米的房子,创立了一家月子会所,生意越来越红火。
全媒体记者 :廖思宇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