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海日报》报道,最近,我市贵州路市场和南珠市场将二楼原来经营成衣、鞋子、箱包等生意的部分区域调整为海鲜加工区,方便游客就近购买海鲜消费。这些海鲜加工店自开业以来,深受游客欢迎,生意十分火爆,往往一到饭点,店内便座无虚席。
农贸市场与海鲜餐饮店,这两个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营场所,却在市场管理方精心策划和经营者热心呵护下,成功转换,开拓了农贸市场经营新天地。
北海是一个滨海旅游城市,不仅有众多风光秀丽的旅游景点,还盛产新鲜味美的海鲜。这两个元素叠加在一起,让前来北海旅游的游客把看海景、吃海鲜列为必打卡项目。
说到看海景,北海三面环海,海岸海滩随处可见。既有北海银滩这样知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又有涠洲岛让人流连忘返的海岛风光。因此,来到北海,看海景、吹海风、玩海水,保证让游客尽兴而玩。当然,说到吃海鲜,北海的海鲜餐饮店也是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过,就消费承受能力而言,不是每个人都能尽兴而为,实现消费自由的。再说,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方式,这是大多数人的消费取向。于是,近年来,在游客中兴起了自己选购海鲜,给店家加工的消费方式,不少餐饮店也开设了代加工海鲜业务。
就海鲜消费而言,自己选购海鲜加工,比在饭店里直接点菜下单,价格要便宜得多。但问题是,从市场到餐馆,有一定的距离,且海鲜大多是鲜活食材,不易携带。作为游客,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吃一顿饭,满街去找能加工海鲜的餐饮店,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我市农贸市场推出的“在一楼买,上二楼吃”就近消费方式,解决了游客加工不便的难题,既满足了游客对海鲜餐饮的需求,又使市场里一些经营不景气的摊点得到有效转换,可谓是一举两得。
诚然,将农贸市场二楼部分区域调整为海鲜加工区,既满足顾客需求,也带动了整个市场发展,就连卖赶海工具和旅游用品的店铺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但是,市场毕竟是市场,与餐饮场所有所区别,需要进行相应改造和完善,才会让经营场所更有吸引力,游客吃得更开心。比如,要重视市场的环境建设。农贸市场里面摆卖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有的气味甚浓,如果不注意搞好清洁卫生,难让人有好的食欲。一方面,海鲜加工店要做到明厨亮灶,聘请一些擅长做海鲜的厨师,让顾客品尝到满意的海鲜美食。同时,要加强市场周边交通管理,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市场本是拥挤之处,开设海鲜加工餐饮区域后,人流量必然会有所增加,要划定相应的停车区域,为游客就餐提供更便捷服务。
总而言之,海鲜加工店开进农贸市场,远不止撤了成衣摊开设餐饮店那么简单,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必须跟上,这样才会让市场的经营转换走得更远。(黄富维)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