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以平安为底色绘就智治共融幸福画卷——北海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的涠洲岛,创新化解涉旅游纠纷“管、快、创”工作法,被授予“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称号……

“小网格”汇聚治理“大能量”,在全区先试先行建立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体系,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候鸟”人群,与本地居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和乐融居,成为民族团结志愿者,帮助更多新北海人快速融入北海……

党的二十大以来,北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网格管理、五治融合、共建共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法治北海,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绘就一幅以群众平安幸福为底色,同心善治、和美共融的魅力画卷。

1.2023年前三季度,北海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8.86%,综合排名全区第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满意度达94.74%;公安机关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绩效排名全区第一

2.2023年以来,全市网格累计发现上报事件约12万件,通过12345热线、人民e眼等渠道收集的投诉超29万件,办结率98.8%满意率98.8%

3.2023年,北海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角女民兵连荣获第九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

有一种安全感,叫“我在北海”

“让游客开开心心地来,平平安安地回去。”被评为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的涠洲岛,有这么一份让人心安的底气。涠洲岛不光在客流量大的景区设立“景中有警”工作站,同时依托科技赋能,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慧平台实现“云端解纷”,凭借“微信警务室”、老支书调解工作室、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高质量化解纠纷“法宝”,及矛盾隐患“一屏预警”、举报投诉“一键直达”、调解队伍“一呼即到”的“三个一”快速反应机制等,汇集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让游客沉浸于海岛的碧海蓝天之中,安心畅游、放心消费。

图片

近年来,北海持续深化平安北海、法治北海建设,持续做好为期三年的北海市平安建设“十大创建”活动,结合开展乡村治理和清廉乡村、清廉社区工作,逐步打造形成“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成果共享”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建成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平台调度、一揽子化解、一体化服务、一张网共治”,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解纷城市样板;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为抓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依法治市工作体系,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持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和公信力。

2023年前三季度,北海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8.86%,综合排名全区第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满意度达94.74%;公安机关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绩效排名全区第一。

有一种满意度,叫“网在北海”

“崔叔,最近天气冷,您自己一个人住,要更加注意用电和取暖安全,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前段时间,北海迎来强寒潮天气,海城区海角街道独树根西社区正虹广场网格网格长吴文远深入网格走访重点人群,排查安全隐患。

这名年轻的网格长对网格内的376户住户、696位常住居民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在北海,像吴文远这样的网格力量有1万多人。北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海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市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历时半年同步建成市县乡三级网格化指挥中心,形成市级统揽全局、县级实战指挥、镇级一线处置的网格化管理指挥体系。同时,把一县三区划分为3492个网格,按照1名县(区)挂点领导+1名乡镇(街道)网格指导员+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的“4+N”模式,配备配强网格力量。

图片

在遍访网格、发现问题时,网格员、网格长通过“北海网格通”小程序便可一键上报信息、处置事件,市县乡三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则可在电脑端和网格通平台对上报事件流转办理及跟踪督办,实现指尖上的联动指挥。“指挥平台可调度全市768个单位,整合36条公共服务热线、实现与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海上综合执法指挥等13个系统平台的对接;还接入了4.8万路监控视频,进一步延伸信息采集触角,确保为民服务‘零距离’。”该负责人表示。

通过着力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北海率先印发实施市级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方案,率先建立实体化专职化的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率先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以奖代补”,率先启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地方立法,率先打造面向群众、鼓励公众参与的网格管理平台等5个全区“率先”。2023年以来,全市网格累计发现上报事件约12万件,通过12345热线、人民e眼等渠道收集的投诉超29万件,办结率98.8%,满意率98.8%,实现了“问题发现在网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区,风险隐患防范在早、化解在小”。

有一种幸福感,叫“融在北海”

“前不久我们刚举办了一场民族美食节,大家穿着民族服装品尝美食、载歌载舞,有新疆大盘鸡、侗族酸肉、壮族五色糯米饭、瑶族恭城油茶……别提多丰盛了。”回忆起美食节当天的情景,北海市旅居者联合会的白族会员杨永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市旅居者联合会会长樊国仁告诉记者,近年来,北海因气候宜人、环境宜居,吸引了大批“候鸟”人群前来旅居过冬。该联合会于2017年成立,旨在帮助“候鸟”人群了解北海、爱上北海,现有1万多名会员,包括壮、汉、苗、满、白、蒙古、维吾尔等20多个民族。

图片

“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这是北海市委、市政府一直秉承的理念。为了让全国各地各族旅居者更快融入北海,共画各民族“同心圆”,市统战(民宗)部门、市旅居者联合会、街道(社区)共同探索“融机制、融平台、融文化”的新型模式。

其中,包括探索建立“互帮互助机制”,组建北海“候鸟”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候鸟”志愿者与街道(社区)社工行动同步、服务同行,向初到北海的新北海人提供精神慰藉、社会融入、探访、助老、助教等社会工作服务;以旅居者联合会为载体,搭建“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城志愿+、文艺+”等交融平台,推动珠城新老北海人实现情感融合、社会融合、利益融合、文化融合;以文化为“桥”,推动建立“候鸟(旅居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同心艺术团”等,汉族的诗词歌赋、黎族的竹竿舞、壮族的唱山歌等不同民族的文艺精品在北海轮番上演,引导新北海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北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底蕴,各民族文化在珠城“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海市坚决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责任,深入实施“民族团结+N”示范品牌建设工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涌现出旅居者联合会、地角女民兵连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北海特色品牌,全市民族工作呈现出“石榴花开别样红、民族团结耀珠城”的崭新面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2023年,北海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角女民兵连荣获第九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银海区侨港镇上榜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是2023年全区唯一获拟命名的乡镇。

编辑:钟登芳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