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多彩的2022年“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给参加活动的嘉宾名家、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群新北海人,他们逛会观展、看表演、听讲座,尽情享受“文化北海”带来的全新体验。
新北海人卢伟力是一名在文化系统工作30多年的“老文化人”,从黑龙江退休后到北海生活已经5年了。对他而言,“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不只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他深入了解北海文化的好机会。
在北海特色产品、文创产品、美食展示现场,南珠、贝雕、海鲜酱这些极富滨海风情的特色产品令卢伟力着迷。“像南珠一样,北海文化迸发出耀眼光芒。”在北海南珠文化书法作品展上,一幅幅南珠文化原创诗词及其大海般深邃多变的书法风格,让卢伟力大饱眼福。
来自辽宁省阜新市的倪鹤天在北海生活已有8年,目前是北海七月艺术团的一名歌手。迄今为止,倪鹤天连续参加了四届“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感受着北海文化高质量发展,他感触颇深。
在演出现场,倪鹤天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和鼓舞。除了参演北海市舞台艺术精品暨新北海人原创歌曲展演,倪鹤天还特地去观看了“为爱绽放”《爱乐之城》浪漫爱情名曲视听音乐会。无论身份是参与者还是观众,他都能从演出中深刻感受到北海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浓郁氛围。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和“文化北海”共成长。
来自甘肃兰州的杜颖硕士毕业就来到了北海,转眼已经4个年头。在11月6日开幕的第七届北海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上,各个展区人头攒动,其中就有慕名而来的杜颖。
沿着古色古香的高德三街街道,她流连于各个展馆之间。名家书画行云流水、角雕栩栩如生、贝雕浑然天成,融入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创展品更是让她看到了一个“新北海”。
杜颖告诉记者,“文化北海”蓬勃发展,作为一名新北海人,她深感骄傲与自豪。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她会努力做好传承创新,继续讲好北海故事,传播好北海声音,将这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同建设得更好更强。
来自湖南的钟雅迪是一名艺术专业的高校教师。在钟雅迪眼中,“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在海城区流下村,充盈着北海滨海风情的展览和演出让她这个“湘妹子”大饱眼福,“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港湾情主题艺术画展中,我看到不同的艺术家笔下一个个风情万种的北海。这也是我热爱、迷恋的北海。”
8年前,同样来自湖南的李异一毕业被北海怡人的环境和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吸引,选择留在北海工作。“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对于从事艺术工作的他来说既是一场盛宴也是日常。在北海市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上,他和其他青年艺术家畅谈书画创作的意义、分享采风写生的经历。
李异说,这几年北海的文艺工作者依托北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创作出不少艺术精品。“文化北海”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氛围,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来讲述北海故事呈现北海之美。这对“文化北海”和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双赢。
(北海日报记者 方晓淦 钟双莲 蒋兴媚 范德茵 郑恩茵 李维维)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