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北海
首页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正文
2022年北海市招商引资成果新闻发布会
图文

时间:

2022年12月23日(星期五)15:30

地点:

北海市新闻发布厅(北海市海城区中山路213号院内)


主发布人: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马宗华

主持人: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为全面展示2022年北海市招商引资成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投资促进工作活力,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招商引资工作有关情况。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马宗华     

北海市铁山港区副区长  罗虹

我是主持人刘相明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北海市直媒体及网络新媒体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陈妮娜通报2022年北海市招商引资工作有关情况。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马宗华: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北海市投资促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就今年北海市招商引资工作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通报。

今年以来,北海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推动北海高质量发展”和“立足项目为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等为抓手,深入研究并贯彻落实北海市十二次党代会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对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的决定”中招商引资工作内容,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不断创新思路,围绕解决“谁来招”“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等一系列招商问题,狠抓项目落实,推动招商工作实现新成效。

一是招商引资经济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全市承担完成自治区、市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均实现超额完成,部分指标有大幅增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方面:截止目前,全市完成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85.65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80亿元)的 100.83%,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任务。

(二)引进项目及企业方面:

1.新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方面:截止目前,全市新签项目89个投资总额约819.13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总额214亿元,10亿元—100亿元项目18个投资总额450.5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北海市全年目标任务(690亿元)的118.71%。其中新签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624.8亿元,占比76.28%,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北海市的目标任务。

2.新签“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方面:截止目前,,全市新签“三类500强”企业合作项目17个,计划投资总额395.39亿元,其中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2家,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3.新引进“独角兽”、“瞪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新签项目方面:截止目前,全市新引进“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新签合作项目7个,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北海市全年目标任务。

(三)驻点招商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市驻点招商工作队新签项目61个投资总额约660.5亿元,全面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四)高端服务业工作方面:截至11月,全市累计认定高端服务业企业586家。1-11月全市高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592.12亿元,同比增长9.9%;税收总额13.73亿元。

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及亮点十足。今年的招商引资主要呈现出“优、新、精、专”四个特点。

——“优”,就是引进项目质量高、结构优。全市新签约项目质量高。为补链强链提供支撑,累计引进“三类500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  家。上海起帆电缆、福莱特、一道新能源、重庆致贯、重庆宇隆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北海,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项目到位资金质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资金到位率22.8%,排名全区前列;;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比超过50%,铁山港区制造业到位资金占比84.7%,制造业到位资金总量同比增67.78%。合浦县制造业到位资金占比43.28%,制造业到位资金总量同比增22.62%。新签项目结构也大幅提升,质量持续向好,新签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三分之二,为全市实现从注重工业项目召开到全面注重一二三产业招商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

——“新”,就是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强。招商方式凸显“新”。今年以来,全市创新思路,推动市场化招商,聘用中国注册税务师担任我局招商引资顾问,对拟招引企业的合法经营行为进行把关,打造创投产业园项目,积极招引经济贡献大、占用政府资源少的创业投资类企业。招商推介展现“新”。今年以来,全市塑造招商推介新品牌,组织“投资广西•选择北海”高端服务业专题推介会等活动,以“专精”形式对接一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现代服务业企业,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专题活动4次,吸引了各大知名财税咨询、投融机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入北海,引入一大批主营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科技文创等新业态。先后引进了中海油气电集团、一嗖智行等105家高端服务业企业,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发展,全市累计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达586家,累计实现营收近1600亿元、完成税收近38亿元,高端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赶超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精”,就是服务招商项目精准。全市大力开展服务企业攻坚季行动,聚焦重大项目,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总召集人,下设综合协调组、督导组及银海战区、涠洲战区、合浦战区、铁山港战区、海城战区五大工作组,加强项目跟踪推进力度。以“五大战区”工作组为推手,对重点项目列清单,挂图作战,开展不定期督导,由市政协主要领导率领重大项目落地攻坚行动督导组、征地搬迁监督检查组,对我市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实地督查调研,指导项目建设工作。各战区工作小组对所负责的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企业申报相关材料,开展代办帮办服务。自行动开展以来,各战区组成单位对入库的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着力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项目用地选址、用地报批、耕地占补、用矿审批、能耗审批等常见难题,推动解决了数字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网红市项目、玖龙纸业项目、太阳纸业项目、南玻集团光伏绿色能源产业园项目、长利硅科技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用地问题,成功解决了长利、德金、南玻等我市重点光伏玻璃项目的能耗问题。

——“专”,就是招商专班成效好。全市设立招商专班,针对我市重点产业方向,编制完成《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图谱与政策建议》、《北海市光伏全产业链招商图谱与政策建议》、《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图谱与政策建议》,确保招商引资精准有效。同时,牵头制订产业基金方案,推进基金招商,吸引行业龙头、“瞪羚”“独角兽”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谋划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挖掘我市产业潜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比较优势,超前谋划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编制完成《北海市承接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项目专题分析报告》,统筹推进我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推进项目落地生效。成功引进广西英特锐智能科技等大数据节点型公司,推动招引更多配套企业聚集北海;搭建与各高等院校的文创交流平台,为我市集人气、带流量、聚创意,深化“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助推我市文旅经济持续升温。

三是工作措施有突破。今年以来,尤其是疫情防控“新10条”出台以后,市委、市政府抢先布局,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首先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高目标,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北海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方案,配套制定招商推介活动方案、驻点工作方案、“红黑榜”通报以及培训计划等“1+6”系列文件,明确2023年工作目标,力求实现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推进质量发展。全市招商引资创新工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重点措施:

——统一思想,精心谋划部署。今年年初,自治区统筹部署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作为今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定印发《北海市2022年“三企入桂”活动总体方案》《北海市重点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北海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2022年攻坚行动工作专班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任务分工等事项,统筹部署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

——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招商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招商主体责任,协助县区园区梳理挖掘存量、变量、增量项目,确保全面如期地高质量完成自治区下达各项招商目标任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招商项目在信息获取、洽谈、签约、落地等全流程环节中的问题难题,加强各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及资源调配,切实解决招商项目线索跟丢,项目落地难、落地慢、开工迟等系列问题。

——实施全员招商,强化“一把手”招商。全市现已落实《北海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方案》,并配套制定招商推介活动方案、驻点工作方案以及“红黑榜”通报等,调动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参与招商。同时,明确了以“一把手”招商、驻点招商、链长制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大数据招商等招商方式作为落实招商工作的重点举措,并要求单位主要领导每两个月带队出外招商至少一次,形成月月有培训,季度有推介活动的招商氛围,开“赛马会”季度总结,进行年终绩效考核,多措并举推动全员招商,实现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聚焦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印发实施《北海市2022年重点区域常态化驻点招商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组建北海市驻点招商工作队赴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积极对接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

为全力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北海篇章,市招商引资工作将以“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为主要抓手,聚焦关键、强化举措,在落实实现从注重招引大项目到全面注重抓中小项目、从注重工业项目召开到全面注重一二三产业招商、从单体项目招商到产业链招商、从以政府为主导招商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招商、从注重前段招商到全过程服务等转变上下功夫,引进和推动一批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

以上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通报内容,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谢谢陈妮娜副局长的通报介绍。下面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面对愈发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持续散发的疫情影响,铁山港作为北海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如何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成效如何?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罗虹副区长来回答。


北海市铁山港区副区长  罗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五周年。今年以来,我区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政策要求,以项目落地为目标,狠抓落实,全面压实各招商工作组的责任,各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多点发力,全面开花的态势。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铁山港区在紧迫感中挑起发展大梁,主动出击,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今年,铁山港区累计接待来访客商112家/454人,外出开展招商33批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82.8亿元,累计引进项目32个,投资总额约915.94亿元,其中签约工业项目14个,涵盖五大主导产业链项目13个。

在实际工作中,铁山港区始终聚焦“项目为王”,紧紧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千方百计把适合园区发展的项目引进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实行领导责任制挂图作战,对项目精细化管理,依托大帮办中心强化保障服务,从项目接洽、跟进、签约“一跟到底”,问计于企深入调研,精准把脉解决难点堵点,从拿地审批到工程完工全链条保障,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一条龙跟踪服务,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今年以来,协助企业办理营业执照、项目备案等各项事项207件;摘牌供地16宗,面积5571.53亩,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用地保障。

二是调整招商方式,探索招商新模式。除拓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外,我们在“云招商”方面下足功夫,一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采取“电话联、网上见、线上谈、云里签”等方式,开展线上招商、“不见面”招商,产业招商焕发新活力。华电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在今年6月7日通过线上顺利签约海域使用权转让协议,为项目落地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三是聚焦东盟博览会,借助平台招商。在第19届东盟博览会上,我区分别与湖北亿钧耀能新材股份公司、广东诚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华电广西能源有限公司及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太阳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化工新材料生产项目、海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建设合同,总投资额166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279亿元,年税收11.4亿元。新项目的引进为铁山港区光伏材料、绿色化工、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壮大有重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铁山港区积极服务项目成功引进了我市首个光伏组件项目。2022年6月9日下午,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与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签订10GW高效组件研发科创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和4GW高效组件研发科创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建设合同。该项目是首个进驻北海、同时也是首个在北海动工的光伏组件项目,为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招项目、招大项目”,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做优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纸、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建强北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努力向着实现两千亿产值目标加快奋进,为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铁山港区更大的力量。2023 年力争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区外到位资金150 亿元以上;计划年内新签广西区外投资方合作项目20个、投资总额350亿元以上。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据了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疫情防控“新10条”后,全国各省市都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经济发展,抢抓机遇,开展招商。请问北海市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下,招商工作有哪些新举措??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马宗华副局长来回答。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马宗华:

疫情防控“新10条”出台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工作,现已将重心全面转向经济发展!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15个字方针“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部署落实。自进入12月以来,市主要领导首先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部署,刚才在发布招商引资成果中,已经提到为力求实现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已经推出《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北海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方案》,配套制定招商推介活动方案、驻点工作方案、“红黑榜”通报以及培训计划等“1+6”系列文件,下一步就是加快实施,抢抓机遇。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落实全员招商。新的形势下,我市为抢抓先机,市委、市政府及时部署并召开2022年北海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统一大家对招商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招商,创新提出围绕解决“谁来招”“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等一系列招商问题,并要求全员招商,掀起招商引资新的热潮,推进北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精心谋划部署,落实自治区要求。年初,自治区统筹部署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我市也将“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作为今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定印发《北海市2022年“三企入桂”活动总体方案》《北海市重点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北海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2022年攻坚行动工作专班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任务分工等事项,统筹部署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招商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招商主体责任,协助县区园区梳理挖掘存量、变量、增量项目,确保全面如期地高质量完成自治区下达各项招商目标任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招商项目在信息获取、洽谈、签约、落地等全流程环节中的问题难题,加强各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及资源调配,切实解决招商项目线索跟丢,项目落地难、落地慢、开工迟等系列问题。

四是实施全员招商,强化“一把手”招商。全市现已落实《北海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方案》,并配套制定招商推介活动方案、驻点工作方案以及“红黑榜”通报等,调动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参与招商。同时,明确了以“一把手”招商、驻点招商、链长制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大数据招商等招商方式作为落实招商工作的重点举措,并要求单位主要领导每两个月带队出外招商至少一次,形成月月有培训,季度有推介活动的招商氛围,开“赛马会”季度总结,进行年终绩效考核,多措并举推动全员招商,实现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今年北海市的招商引资成果丰富,您能具体和我们说说今年合浦县有哪些收获吗?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罗虹副区长来回答。


北海市铁山港区副区长  罗虹:

今年以来,合浦县招商引资工作攻坚克难、持续发力,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2022 年,合浦县累计新签约项目45 个,投资总额340.61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0.22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0.16%;完成实际利用外资约1012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101.2%;开工项目27 个,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合浦县新签约的45 个招商项目中,包括“三类500 强”企业1 家,“专精特新”企业1 家;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5 个;百亿元以上的项目2 个,分别是东方希望集团一期投资总额114 亿元的铁山东港光伏新材料循环经济项目、福莱特集团投资总额100亿元的年产340 万吨太阳能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及背板制造项目和绿色光伏产业园项目。目前我县正全力推进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这将为我县光伏产业和新材料经济提质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下一步,合浦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工作“五个更大”的殷切期待,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以“三类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目标企业为重点,以“1+4”产业为主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驻点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向海经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飞跃,持续推动合浦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投资促进局政策研究科科长 刘相明: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与市投资促进局联系进一步了解。

最后,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产品答疑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779-3035866 邮箱:service@bhxww.com

主管: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 主办:北海日报社

网警备案 地址:北海市海城区长青东路107号 联系电话:0779-3035866 网友QQ群:248885998

网站内容版权归北海新闻网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律师)手机189077933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451201805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85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