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废弃物建成的凉亭改造成钢架结构的凉亭,不仅美观了,还能方便我们乘凉、避雨、下棋、拉家常,太好了。”近日,住在东海街12号东区房管楼的居民们纷纷点赞。这一凉亭的改造得益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据了解,位于东海街12号的东区房管楼属于“三无小区”,小区内老年群众较多,平时大家喜欢聚在一起聊天。于是,居民们利用废弃的门板、竹竿、铁丝、塑料布等在小区一角自行搭起了一个凉亭。
“这凉亭既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每逢卫生环境整治,这凉亭就被拆除,可过后居民又自行搭建起来。就这样,拆了又搭、搭了又拆,周而复始,凉亭成了社区与群众的‘闹心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实走深,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经过多次实地察看和广泛征求小区居民群众的意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决定为群众搭建一个安全美观的新凉亭,并在与居民代表、施工方等多次协商后共同确定了方案。11月21日,一个采用钢架结构搭建、约32平方米的凉亭正式完工。“闹心亭”变成“暖心亭”,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下一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还将利用“暖心亭”设立公益宣传栏,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满意度和参与率。
北海日报 记者 麦月 通讯员 林珊
【网络编辑:罗钊毅】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